话说这42号文和43号文,一出马,真是让不少人陷入了选择困难综合症,仿佛这两份文件都是职场上的“神之抉择”,让人头大如斗。咱们且不论文件里的条款细节,单说这选择恐惧症,真真是要了老命。
你看看,每到这种时候,朋友圈里的风格就变了。一水儿的“战术性回避”,“等风来”,“先睡一觉再说”,甚至有情怀满满的,直接引用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文件来了就落实”。这年头,谁还没点小文艺呢?
咱不说这文件本身干了啥,就这等待期间的焦虑,已经让人够呛了。要知道,这是个讲究效率的时代,可是这效率的提升,很多时候都变成了“等结果”的能力。一个文件下来,大家都是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,每天刷着新闻,盯着群通知,那种期待感,简直堪比马拉松跑者终点前的那段煎熬。
更别提那些资深“文件爱好者”了。他们常常拿着42号文和43号文,对着字斟句酌,仿佛它们是古文里难解的谜题。而他们的解读,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,比如“这个条款,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又要改一次流程?”“那个部分,是不是就说明工资还要多一点?”结果就是,文件还没落实,大家已经花了无数时间去猜测、讨论,那阵仗,比高考前夜的紧张还过之。
不得不说,这文件之间的小游戏,也确实给人不少欢乐。比如,每次文件出台,微信群里总会有那么几个“文件专家”,他们一开口,大家的注意力瞬间被夺走。比如“这个政策,讲的是企业要向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午餐服务,但不包括早餐和晚餐哦!”之类的解读,让人哭笑不得。下班后,大家聚在一起,聊的也不是工作,而是这些文件解读的段子,连加班都变得不那么枯燥了。
而我,作为众多文件解读者中的一员,只能感叹一句:“赢家不是文件,而是我的头发。”因为,每次文件一出,我那好不容易长回来的黑发,就又要开始大退场了。每次熬夜去理解文件背后的奥义,头发就少一撮;每次深夜与文件的对话,头顶就多一点空地。不夸张地说,这文件解读能力,已经逐步变成了我的头发管理技巧。
所以在42号文和43号文之间犹豫不决的朋友,不妨换个心态,把它们当作职场里的小八卦,轻轻松松,享受这个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乐趣。毕竟,人生苦短,不如把文件解读的时光,也过得有趣些。